文|市场部 谢颖杰
20世纪80年代,三个怀有梦想的年轻人在燕京大学的校园内相遇,从此展开了他们长达三十年的友谊和梦想征途。这三个人叫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一个土鳖,一个知识分子,还有一个浪漫骑士;在时代激流中,他们中有的美国梦圆,有的美国梦碎,有的美国梦圆了又碎——只有创办英语培训学校的梦想,将他们紧紧绑在了一起,最后他们苦尽甘来,创建了自己的教育机构,改变自身命运,实现了“中国式梦想”。
这是电影《中国合伙人》所讲述的故事,然而,令我最感动的,却是在电影宣传前期,放出的一段花絮:
那是一段后期采访,饰演孟晓骏的邓超回忆说:“拍孟晓俊意气风发地走在纽约街头那场,我走的时候对镜头笑了一下,特别阳光的那种。导演就在时代广场哭得不行了,他说这个就是晓骏,他看到了自己。”
导演陈可辛给邓超讲述了自己在美国的故事:“在餐厅做连waiter都不如的busboy,每天就是收拾盘子,小费要从waiter的收入里分。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不是钱的问题,是尊严的问题。”
后来陈可辛带着妻子吴君如回到了当年打工的餐厅,苛刻的老板以及刁难他的waiter都还在,而他已经拍出了《甜蜜蜜》这样的经典,是蜚声国际的知名导演。
在电影的最后,导演别出心裁的以新旧照片对比的方式,讲述了那些知名创业者的“故事”,向这些创业者们致敬,他们是马云、王石、李开复、冯仑、张朝阳、李国庆等等。
可以说,电影《中国合伙人》三位主人公的经历其实是过去30多年间中国创业者的经历,他们品尝着矛盾与困难,在这些截然不同的经历里,唯有坚定的信念出奇相似。如果马云当年放弃了那个关于“做一家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好的互联网公司”的“妄想”,那今时今日就不会有阿里巴巴;如果一到美国,就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懈怠英语学习,也不会有足迹遍布硅谷的李开复。成功的人总有不一样的成功,但在追寻成功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却不相伯仲。
生活从来都是波澜起伏的,就像古希腊神话里,被诸神惩罚,要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每当他把巨石推到山顶的时候,石头又会因为自身的重量滚回山脚下,这种工作对他来说是最可怕的惩罚吗?并不是,西西弗斯会说,每当我把巨石推到山顶,我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有时是夕阳,有时是星空,有时雪后初晴,有时细雨纷纷,而当我走下山顶的那一刻,我已经比我自己,比诸神所能到达的地方还要高远,那是我心中硬朗的坚强。
不要放弃,即使生活是背在你身上沉重的十字架,你也要一步步带着它向前走,因为总有一天你会需要它,它会是你跨越深谷的桥梁,也是你横渡大海的浮木,它能够给你带来的快乐,要远远大于你背着它时的负担,每一个梦想都是终将抵达的,当日升月落,新的时光开始运转,你是不是又离你的梦想更近了一些呢?
当孟晓骏在美国刷盘子,成东青高考接连失败,王阳为女友放弃出国最终被甩,你会认为他们是不折不扣的loser,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奋斗,所以他们把那些伤痛深埋心底,擦干眼泪重新上路,踏上青春梦想的征途,去到超越他们自身所能想象的宽广国度,能用自己的双脚坚实站立在不停转动的世界魔方之上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努力扎根在这片土地,最后破土而出,成为最绚烂的光。
在大一的冬天,平安夜晚上,我坐在一个不足十人并且透着冷风的自习室里复习线性代数,这时,从广播里传来了巴赫的《圣母颂》,我想到曾经读过巴赫的生平:从小生活在贫苦家庭的巴赫,曾用六个月的时间在深夜抄写乐谱,由于家庭背景而无法成为宫廷乐师,面临终生只能处于困难的境遇和屈辱的地位,都没有想过放弃,最终被奉为古典音乐之父。我停下手中急速书写的笔,将《圣母颂》完整听罢,在本子上刷刷写下三行字:
正因为我想摘取点缀天幕的繁星
正因为我想看那海的湛蓝与宽广
我才不去畏惧前路命运的多舛与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