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劲青
梦想
故事一直要追溯到12年前,2001年蓝色星际第一代DVR开始投产,当时我们受到资金和人员的制约没有自己的工厂,除了物料采购是自己负责,其余都是靠外协加工。那时,我的办公地点还在广州,单枪匹马作战,每天除了代理销售工作,就是协调外协厂的加工品质和产品交期。没多久,蔡淼、陈庆权的加入结束了我单打独斗的日子。蔡淼做驻厂工程师,负责指导外协厂的生产加工。陈庆权做仓库管理员,负责物料的管理和配发。那时外协厂每次成品出货都在下午5点,我们卸货发货一忙起来就到了晚上7、8点。大量的体力劳动让我们饥肠辘辘,去小饭馆饱餐一顿,两个人面前的空饭钵一堆就是十来个!每周六的下午我们都会和外协厂比赛篮球,势单力薄的我们几乎没有赢过,对!有一次是韩松、苏猛来广州实习帮我们打赢过一场足球比赛。那时蔡淼经常跟我念叨:“刘总,啥时候我们的篮球队能有足够的队员啊!”是啊,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拥有自己的工厂和团队啊!
追梦
转眼到了2003年,随着我们第三代4000系列DVR的诞生和市场销路的逐渐打开,开发与生产配合的矛盾也日渐凸显。当时我们面临一个两难选择:是把生产继续留在广州,保证成本及资源优势;还是把生产搬到北京,让研发尽快转换为生产力。抉择的路口,最终公司还是决定把生产迁至北京。
2004年元旦刚过,陈庆权、蔡淼的全部个人家当就随着我们几百箱的生产设备和物料一起开进了北京的石景山。初来北京,原本我们是打算延续广州的生产模式,借用他人的场地和设备,指导外协厂生产。可三个月过去后,外协厂的质量和交期始终没达到我们的要求,特别是他们质量意识的低迷,让我们坚定了必须自己建厂的决心。说干就干,我们找厂房、搞装修、定设备,在短短三个月里就完成了自己建厂的所有准备工作。最艰难的是,这个期间我们的生产还不能掉链子。客户订货催得紧的时候,外协厂不给力,蔡淼、陈庆权、雷大凯就在宿舍里赶前后板,那种挑灯夜战,不服输,不放弃的劲头至今让人感动。还记得,他们每天睡觉前都要清扫宿舍里撒满各处的元件管脚,后来被我们戏称为“扫雷”,雷大凯也被誉为“双雷英雄”,据说他的呼噜声也是鼾声如雷。
梦想照进现实
2004年5月12日,一个刻在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日子,坐落在北京石景山高科技园区里的蓝色星际工厂正式开工了。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插件线、总装线、调试线,有了整齐宽敞的材料库、成品库。蔡淼和陈庆权也开始有了兵,伍从宇(向心力得主),陈南山(二锅头青年)的到来让我们的团队日渐壮大。从那一刻开始,我们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永不背离的目标:做品质一流的产品!做真正的品质源于专业!我们从头开始,引入专业人才,建立体系文件,找质量控制点,设计统计表格。功夫不负有心,在当年11月我们就获得了ISO9000认证。
2007年蓝色星际成功上市,我们的工厂也迎来了扩展规模的大好时机。不但厂房扩大了一倍,新增了关键的SMT生产线和其他调试设备,还引入了彭超奇和他的SMT团队,生产人员迅速增加到100多人。团队的充实,也让蔡淼一直念念不忘的篮球队开张了。
机遇和挑战并存,生产模式和人员的扩充,给我们的生产管理和品质管理都带来了严峻考验。令我欣慰的是,我们每个管理人员都具有良好的品质意识,加上我们借鉴索尼、三星的品质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导入符合我们生产流程的6西格玛管理模式,采用5S现场管理和质量的8D报告,以及全员KPI的各种管理手段来不断完善我们的流程和品质。最终,坚持不懈的努力给我们带来了收获,截止2011我们的开箱合格率(包括运输)我们已经到达了99.5%,其中有8个月是100%。当然,蔡淼的篮球队也连续两年在集团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虽然参赛队伍有限。
放飞梦想
2009年公司以生产基地为基础成立了物流管理中心,系统集成的物料也汇集过来,陈庆权的责任更加重大。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壮大,工厂又增加了一条SMT生产线,我们也开始尝试一些新的生产模式。
追梦的故事伴随着我们每天忙碌的工作仍在继续,蔡淼想着更加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想着工厂篮球队的训练计划;陈庆权想着今年的条码管理怎么执行的更好,什么时候能再上一套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一路走来,我们怀揣执着的信念,挥洒辛勤的汗水,遇到瞬间的彷徨,遭遇失败的痛苦,享受成功的喜悦,我们用双手,用我们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在续写着工厂的传奇,有梦想的追梦人,只要我们以敬业的态度,坚持创新,紧密合作,持续高效,我们将会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后记:这是一个关于工厂的故事,这是一个勇敢作出选择的故事,这也是一群追梦人的故事。工作中,将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如果把每一次困难,当成磨炼我们成长的最好机会。生活中,也会碰到左左右右的选择,是否要把每一次选择,当成我们追逐梦想的转折点。有些路你不去选择,不坚持走下去,就永远不会知道它有多美!